通訊與網路組
實驗室名稱:媒體協調研究實驗室指導老師:楊家輝 特聘教授
實驗室介紹:媒體協調實驗室(MediaCore Lab)由楊家輝特聘教授所指導,成立於民國77年,已培育26名博士與91名碩士,目前成員有博士生4名與碩士生10名。實驗室專注多媒體訊號處理、壓縮。與辨識研究。近年來專攻3D影視訊與智慧多媒體技術的研究,以開發3D電視廣播及接收核心處理系統,智慧行動穿戴裝置,及智慧生活服務應用系統。本實驗室除致力於學術研究外,亦擁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專利,與產業界有持續性之密切合作,並有多項技術成果移轉之實績。
實驗室名稱:影像處理實驗室指導老師:陳進興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圖形識別、影像處理、陣列VLSI 設計微波信號處理、光學原理與系統
實驗室名稱:數位通訊研究室指導老師:蘇賜麟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實驗室以通訊系統及相關技術為研究重點,研究領域涵蓋實體層、媒體存取控制層與網路層。研究執行包含理論探討分析、性能模擬驗證、系統設計整合及DSP/FPGA硬體實現。目前研究項目有:1. B4G(5G)行動通訊系統通訊技術與資源管理分配,包含massive MIMO行動通訊系統資源分配與相關技術、密集小細胞系統移動用戶handover程序、非正交多重接取(NOMA)技術;2.移動式隨意網路(ad hoc networks)的分散式路由協定及跨層資源分配管理;3.電力線通訊和可見光通訊技術研發與系統模擬/實作等。
實驗室名稱:電磁研究室指導老師:蔡智明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 成立於1998年,主要著重於電磁相關的理論研究,以三十年長期的基礎研究為主,不作短暫三五年的熱門應用產品開發。研究項目包含微波工程與高速數位傳輸技術等,這包含了電磁場分析、電路模型建立、設計、以及高頻量測等相關理論的建立與實現。研究設備包含網路分析儀等微波量測儀器,以及市面上主要的電磁、電路模擬軟體等。我們不做昂貴又沒有學術價值的熱門商品開發,論文發表方面嚴守學術倫理,不將片段成果倡促發表,藉此增加發表論文篇數。
實驗室名稱:雲端與網路安全實驗室指導老師:李忠憲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CANSLab實驗室 (Cloud and Network Security Laboratory),原名高速網路實驗室(簡稱HSNET)。本實驗室專注在雲端網路管理及安全防護相關的研究與實務。主要研究重點涵蓋網路安全、網路通訊等領域,重要研究方向包括:雲端計算、數位鑑識、物聯網、彊屍網路、網路傳輸管理、車載網路運用等。本團隊理論與實務並重,除學術上於IEEE Transactions等知名期刊發表相關研究成果,亦參與相關研究計畫執行,並取得多項發明專利。研究室畢業成員大多服務在電信業者、網通大廠或相關法人機構及大專院校。碩士班畢業生需發表一篇會議論文。
實驗室名稱:通訊信號處理實驗室指導老師:張名先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CSP 實驗室 (Communication Signal Processing Laboratory) 主要研究方向為數位無線通訊系統之架構、傳輸與接收演算法、及相關之信號處理。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含(1) 正交分頻多工 (OFDM) 與單載波 (Single-Carrier) 區塊傳輸系統之通道估計,頻域等化,盲蔽偵測,及子頻道間干擾自我消除演算法。(2)多輸出輸入 (MIMO) 系統之信號偵測。(3)合作式通訊 (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),以及未來通訊系統的架構和相關之信號處理。畢業同學可對通訊方面有系統的概念和了解,有利於從事之後的工作,如通訊相關晶片的設計。歡迎碩博士生加入本實驗室研究團隊。
實驗室名稱:無線通訊與網路實驗室指導老師:張志文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無線通訊與網路實驗室由張志文老師於2006年八月創立,隸屬於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、電腦與通訊工程所。主要致力於無線通訊系統之無線資源管理(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, RRM)及跨層協定之最佳化處理(Cross-Layer Optimization)。近年來,我們針對3.5G及4G探討許多重要RRM議題以及先進之無線通訊系統,像是WCDMA、HSPA、MC-CDMA、OFDM及CR系統。至今,研究項目包含:
1. 對於4G、5G、小細胞系統及感知無線電資源分配管理。
2. 合作式網路效能評估及最佳化處理。
3. 實現賽局理論於無線通訊系統。
4. 適應性系統設計。
5. 無線通訊系統之跨層設計及最佳化處理。
實驗室名稱:寬頻通訊與信號處理實驗室指導老師:賴癸江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本實驗室 (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 Processing Lab)主要的研究項目為數位通訊、無線通訊系統中實體層(physical layer)相關之訊號處理技術: 包含通訊系統(基頻通訊IC)中接收機/發射機所需之訊號處理演算法設計【例如:多重輸出入系統 (MIMO)、多載波系統 (OFDM, FBMC)、單載波系統、下世代(5G 或稱之 Beyond 4G)通訊系統等之訊號偵測、等化、通道估計、同步演算法設計】與感知無線電(Cognitive Radio)系統之分散式偵測。研究室畢業成員大多服務於IC設計公司、系統廠商、法人/政府機構。
實驗室名稱:通訊技術實驗室指導老師:陳榮杰 教授
實驗室介紹:
實驗室名稱:無線通訊系統實驗室指導老師:郭文光 副教授
實驗室介紹:無線通訊技術對於人與事物的通訊方式有很大的影響力,透過使用一系列的高性能多媒體服務,未來的無線網路將允許人們在任何時間、任何地方與任何人進行通訊。
為了實現這個理想,研究人員有許多技術上的挑戰,像是硬體、軟體、通信實體層與鏈路設計、無線網路、分散式傳輸感測、通信和控制與跨層設計等等,此外還有硬體、軟體、實體層與網路間的設計必須同步滿足未來系統高性能的要求,為了達成此目標,本實驗室近年來專注於以下三大類研究領域包括(Wireless Networking)、(Information Theory)與(Digital Communications)。
實驗室名稱:無線積體電路與系統實驗室(WICS)指導老師:鄭光偉 副教授
實驗室介紹:無線積體電路與系統實驗室(Wire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& Systems Laboratory,WICS Lab)專注於低功耗之射頻(RF)/類比(Analog)與混合訊號(Mixed-Signal)積體電路研究與設計。
研究領域包含能源自主超低功耗無線收發機、無線電獵能技術(RF Energy Harvester)、射頻前端電路(RF Front-End)、與低功耗類比數位轉換器(ADC)。成員需掌握電路設計及通訊原理等背景知識,熟稔Cadence、ADS、MATLAB等專業軟體,培養獨立研究能力,最終畢業前完成晶片設計、下線與量測。本研究室畢業成員,目前大多在知名IC設計公司,擔任RF/類比電路研發工程師。
實驗室名稱:高光譜智慧運算實驗室指導老師:林家祥 副教授
實驗室介紹:
實驗室名稱:通訊訊號處理與編碼設計實驗室指導老師:陳昭羽 副教授
實驗室介紹: